正片

拾穗者

拾穗者与我(港),艾格妮捡风景(台),同是天涯拾荒客,我和拾穗者,拾荒者,The Gleaners & I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影片信息

正片
  • 片名:拾穗者
  • 状态:
  • 导演:阿涅斯·瓦尔达
  • 主演:Bodan Litnanski 阿涅斯·瓦尔达 François Wertheimer
  • 年份:2000
  • 地区:法国
  • 类型:纪录片纪录片
  • 时长:82
  • 上映:2000-07-06
  • 语言:法语
  • 更新:2022-04-25 12:04:14
  • 简介:1998年12月至1999年4月,年过七旬的阿涅斯·瓦尔达带着数码摄像机在法国的城市和乡村“闲逛”的过程中,拍摄了一些关于当今时代法国拾荒者们的影像:流浪汉和生活贫困的人为维持生计拣拾各种生活必需品,艺术家们从废铜烂铁堆里寻找创造艺术作品的原料,喜欢..
  •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9.0
3次评分
9.0
3次评分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播放列表

 倒序

剧情简介

  1998年12月至1999年4月,年过七旬的阿涅斯·瓦尔达带着数码摄像机在法国的城市和乡村“闲逛”的过程中,拍摄了一些关于当今时代法国拾荒者们的影像:流浪汉和生活贫困的人为维持生计拣拾各种生活必需品,艺术家们从废铜烂铁堆里寻找创造艺术作品的原料,喜欢拾荒的人的动机是出于反对浪费的品德。除了拾荒,影片还有一条游离于主线之外的副线,表现了一些表面看来与拾荒毫不相干、其实关系密切的人和事,比如采访一位兼做心理医生的葡萄园主,与发明电影的先驱者之一马莱的后代谈论电影问题。此外,本片还是一幅影片作者的自画像,瓦尔达不时从镜头后面走到镜头前面,即使当她在镜头后面时也有意地适度表现自己,而且有些镜头是她亲自拍摄的。 这部受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者》启发而拍摄的纪录片,描绘了法国当今时代的拾荒者形象。在瓦尔达看来,形形色色的拾荒者大致分为三类:“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被生活所迫,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是艺术家,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喜欢拾荒。”本片的完整片名是“拾荒者们和女拾荒者”,其中“女拾荒者”是指瓦尔达本人。影片中的所有人都在拾荒,瓦尔达本人也是拾荒,她在拣拾被人遗忘的记忆。本片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瓦尔达创作了一部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实验性数码纪录片,而且表现在影片作者巧妙地把握了“唯我”与“主观”以及电影作者的“自我”与被拍摄的社会现实中的“别人”之间的细微界限。这部影片是用DV拍摄的,然后扩转成35毫米电影胶片发行,曾经在30个月的时间里获得过30个奖。(

为你推荐

 换一换
  • 8.4
    张镇 Jang Jin,权日勇,崔奎华,金素恩 So-eun Kim,朴智妍 Ji-Yeon Park
  • 0.0
    莎朗·格拉斯,Harry Binswanger,迈克·华莱士
  • 6.9
    Bikram Choudhury,Larissa Anderson,Francesca Asumah,Sarah Baughn,John Dowd,Mukul Dutta,Micki Jafa-Bodden,Carla Minnard,理查德·尼克松,Mark Quigley,Val Sklar Robinson,Mandeep Kaur Sandhu,Jakob Schanzer,Patrice Simon,Liz Winfield
  • 0.0
    弗兰·勒博维茨,南·高登,Kiki Smith,Peter Hujar,理查德·克恩
  • 0.0
    黄志忠,葛剑雄,吴伯凡,王永生,关正文,李晓杰
  • 9.4
    权志龙,东永裴,李昇炫,姜大声,李彩麟
  • 0.0
    马特·贝瑟,刘易斯·布莱克,安东尼·鲍代恩,罗伯·考德瑞,大卫·克罗斯,多诺万,玛雅·厄斯金,凯丽·费雪,威尔·福特,罗恩·芬奇斯,罗伯特·本·加兰特,凯思琳·汉娜,亚当·霍罗维茨,罗布·许贝尔,大卫·科恩查内,尼克·克罗尔,托马斯·列农,瑞琪·琳德赫姆,娜塔莎·雷昂,马克·马龙,贾德·尼尔森,尼克·奥弗曼,海利·乔·奥斯蒙,罗茜·佩雷兹,安迪·里克特,保罗·谢尔,亚当·斯科特,萨拉·西尔弗曼,本·斯蒂勒,斯汀,瑞吉·沃兹,Deepak Chopra,Shepard Fairey,Charles Grob
  • 0.0
    徐峥,王传君,周一围,谭卓,章宇,杨新鸣,文牧野,王砚辉,李乃文,宁浩
  • 0.0
    濮存昕,余秋雨,刘长乐,庄奴
  • 0.0
    瑞克欧斯费尔博士,克里斯提恩

    评论

    共  条评论
    • 游客2022-04-25
      像用电影来写散文,法国好像随处都是风景,随地都可以用来作画!电影是想象的艺术,纪录片是当下的发声。如果认为生活很无聊的人,随意找个主题拍纪录片应该顿时会有趣起来。印象深刻的是,你愿意和扫垃圾的人握手吗?
    • 游客2022-04-25
      被迫拾荒的人值得怜悯,主动拾荒的人令人尊敬。而最可爱的还是瓦尔达本人,这个老顽童一样的老太太。
    • 游客2022-04-25
      “把东西捡起来就不会有浪费了”那些不是垃圾,不是废品,是晚餐、是生活来源、是乐趣所在、是艺术品、是杰作;他们会是真正的环保者、改革家、创造人;那位有硕士学位的车站卖报人素食主义拾荒者边拾起水果蔬菜边啃的场景和他为难民免费上课;雨刮器雕塑、娃娃房子、心型土豆、带拳击手套的狗、无针钟
    • 游客2022-04-25
        1998年12月至1999年4月,年过七旬的阿涅斯·瓦尔达带着数码摄像机在法国的城市和乡村“闲逛”的过程中,拍摄了一些关于当今时代法国拾荒者们的影像:流浪汉和生活贫困的人为维持生计拣拾各种生活必需品,艺术家们从废铜烂铁堆里寻找创造艺术作品的原料,喜欢拾荒的人的动机是出于反对浪费的品德。除了拾荒,影片还有一条游离于主线之外的副线,表现了一些表面看来与拾荒毫不相干、其实关系密切的人和事,比如采访一位兼做心理医生的葡萄园主,与发明电影的先驱者之一马莱的后代谈论电影问题。此外,本片还是一幅影片作者的自画像,瓦尔达不时从镜头后面走到镜头前面,即使当她在镜头后面时也有意地适度表现自己,而且有些镜头是她亲自拍摄的。   这部受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者》启发而拍摄的纪录片,描绘了法国当今时代的拾荒者形象。在瓦尔达看来,形形色色的拾荒者大致分为三类:“有些人拾荒...
    • 游客2022-04-25
      阿涅斯对边缘人的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她反对消费主义主导的生活方式,鼓励资源的充分利用,但主旨又绝对没有局限在“环保”这种陈词滥调上。素材的选择看似随意,实则依循着阿涅斯独特的精细的逻辑。由名画《拾穗者》展开,镜头略过流浪汉、艺术家、拾荒爱好者、社会活动家,格局逐渐扩大,深刻又避免了乏味。通过弯腰捡拾这一动作,不但重新赋予了被废弃物价值,也重构了捡拾者自身的生活。